中新网陕西汉中12月7日电 (记者 张一辰)“本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挑战赛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对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展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均具有重要意义。”汉中市总工会副主席赵新平7日表示。
2023年汉中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挑战赛比赛现场。 李鹏 摄
当日,2023年汉中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挑战赛在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举行。
比赛现场,各参赛队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协作和个人实力,参赛选手们在各测验项目中“大显身手”,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观众们也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据悉,此次比赛的参赛人员年龄跨度从25岁到59岁,按年龄分为壮年一组、壮年二组,每个组别分男、女两组。项目设置包括个人基础项目和综合接力项目。个人基础项目有五类测试项目,包括30秒跳绳、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3000米快走、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绕杆跑、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综合接力项目则由各个代表队的四名运动员共同完成。通过项目的测试,可以让参赛者直观了解自身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健身项目选择提供参考。
2023年汉中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挑战赛比赛现场。 李鹏 摄
本次比赛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办法和中国田径协会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各项目均进行一次性决赛,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为了让更多干部职工参与到比赛中来,主办方还组织了团体赛事活动,不断完善全市群众体育赛事体系,充分发挥赛事的带动作用。
汉中市体育局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健身场所和服务。
本次比赛由汉中市体育局、中共汉中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汉中市总工会主办,汉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承办,汉中威赢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运营。(完)
中新社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题:探访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音乐瑰宝”历久弥新
在新疆艺术学院的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内,陈列着20世纪50年代的乐谱手稿原稿和钢丝录音带。“这些珍贵的资料,具有划时代意义,同‘音乐瑰宝’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一样历久弥新。”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告诉中新社记者。
一个冠以人名的木卡姆文献馆,有何特殊之处?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万桐书可以称为“抢救木卡姆第一人”,该馆除乐谱手稿原稿、钢丝录音带外,还收藏了万桐书生前在新疆工作生活的照片资料。“这些资料勾勒出了他挖掘抢救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细节,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包括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它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民间故事等内容,是反映民众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此前,木卡姆在民间以口头相传,这不利于它的传播,甚至使它面临失传的危险。”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此问题。1951年,万桐书受派遣从中央音乐学院前往新疆,主持抢救、整理十二木卡姆工作。
来到新疆后,万桐书耗时两个月为十二木卡姆世家传承人吐尔地·阿洪等一批民间艺人进行录音,最终录制了二十四盘钢丝录音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十二木卡姆进行完整记录。钢丝录音带成为研究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第一手资料。”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
“有了录音,才能采谱。但钢丝录音带不稳定,造成记录的旋律和歌词不清晰,一段旋律需要反复听数十遍才能进行采谱。同时,钢丝材质细如毛发,反复听会造成它断裂,乱成一团。这又得耗时整理钢丝。”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这是一个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的过程。”
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和团队长期以来进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他们对钢丝录音带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复原音频原声,并将其转化成数字格式。他说:“我们还运用仿真复制技术,对乐谱原稿进行高精度扫描,制作电子纸质档案,这更利于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记者在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内看到,十二套木卡姆乐谱手稿上有大量的红笔标注,还有修改重记的印记。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用五线谱为木卡姆记谱十分困难,很多音符无法标注。万桐书创编顺滑音、吟音等标注符号,还创编了手鼓二线谱。后来,这些创新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1956年8月,万桐书将在新疆整理出的成果带到北京,立刻引起关注。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和资料唱片出版,为后来进一步研究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2005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万桐书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从事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当地民间艺人一道,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保护、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所熟知,展现出勃勃生机。
“作为中国国内唯一开设木卡姆专业学历教育的院校,新疆艺术学院累计培养了两百余名唱、奏、舞兼能的木卡姆艺术人才。正是万桐书等专家学者奠定了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教学等工作。”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说。(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