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7日电 (刘洋)“青海理工大学校园建设项目在9月底按期完工,竣工验收顺利通过。10月18日交付第一批单体建筑12栋,11月30日交付17栋单体建筑,12月7日完成仅剩的1栋单体建筑——图书馆项目交付。”青海省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桐介绍。
图为青海理工大学航拍图。青海省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供图
沿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一路向北,记者看到海湖大道一侧生物园区内,青海理工大学的校园书院、研究生公寓、公共教学楼等30栋施工单体项目已全面竣工。
据悉,青海理工大学校园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1640多亩,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教学楼、智慧学术中心等30个施工单体。
图为青海理工大学体育馆航拍图。青海省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供图
王树桐表示,在规划布局方面,青海理工大学采用了“一带双轴、双环四区”的总体结构。“以‘一带’贯穿校园石溪花谷生态链形成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带和‘双轴‘南校门、图书馆组成的学术轴以及书院楼、学生活动中心等单体组成的生活轴组成了校园的特色空间。”
“同时在学术核心区、书院生活区西北方向至东南方向设计的石溪花谷景观带,将绿地景观贯穿于校园公共空间之中,呼应了原始地形的生态基底,形成了校园绿脉。”王树桐介绍。
图为青海理工大学食堂航拍图。青海省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供图
“你看,校园大门设计通过提取西宁卫城与古城墙的意向符号,复合中式牌楼的意向,以及象征学术殿堂的拱券空间,表达了登堂入室,进入知识宝库的概念,突出了校园标志性形象。”王树桐说。
“校园建筑风貌方面,此次建筑从内涵、材料等多个层面体现出了青海地方文化特色。”王树桐介绍,例如图书馆设计将青海文化之一——齐家文化作为图书馆的文化源头,玉琮作为方案的形象依据,既展现出了河湟文化根源,建筑方整简约的形象也体现了河湟风格特色。
据了解,青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应用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它的设立将进一步优化青海省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升青海高等教育水平,对区域科学发展、西部大开发及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朱志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朱志强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违反组织纪律,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钱款;违反工作纪律,违规插手学校项目采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职工录用、职务晋升、招生录取、联合办学、项目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朱志强身为高等院校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违背组织原则,破坏党的选人用人制度,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并收受贿赂;擅权妄为,大肆利用职权在招生录取等工作中敛财,破坏教育公平,严重侵蚀所任职领域政治生态,严重损害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形象。其行为已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黑龙江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黑龙江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朱志强开除党籍处分,由黑龙江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朱志强,男,汉族,1960年12月生,黑龙江佳木斯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哈尔滨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院长助理,党委委员、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院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年1月不再担任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