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日共同发布《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智库报告。
报告深刻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逻辑关系,用大量事例数据生动直观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对促进当地民众更好实现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实现更大范围人权保障的积极作用,并总结提炼了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人权治理的启示。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共建国家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期待,是共同发展的倡议,也是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倡议。
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实践路径,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消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发展瓶颈,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夯实人权事业发展的根基,从而更好保护和促进人权。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助力共建国家促进人权保障、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报告从改善民众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公共文化建设、尊重宗教习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选取了数十个典型案例体现“一带一路”建设给共建国家和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所体现出的以民为本、合作发展、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不仅为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报告全文约1.6万字,通过相关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是中国国家高端智库方阵中唯一媒体型智库,以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中新网厦门12月7日电 (记者 杨伏山)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三服务”厦门行暨“深改19条”政策宣介活动7日举行,以期推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
北交所“三服务”厦门行暨“深改19条”政策宣介活动7日举行。 中新网记者 杨伏山 摄
本次活动在北交所、厦门证监局、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思明区政府指导下,由北京证券交易所华南服务基地携手思明区财政局、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主办。厦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高管,券商及中介机构等业界人士受邀与会。
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称,本次“三服务”厦门行活动,标志着北交所与厦门各级政府的合作广度、深度进一步提升。北交所将依托北交所厦门服务基地,推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
厦门证监局副局长叶敏介绍说,北交所设立以来,厦门证监局在北交所厦门基地、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协同支持下,路桥信息成功上市,东昂科技成功进北交所上市辅导期。
今年厦门市新增5家北交所备案企业,现共有7家,今明年约有10家企业申报北交所,已形成良好的北交所上市梯队。
叶敏表示,下一步,厦门证监局将及时解决企业上市申报过程中的政策疑惑和困难障碍,推动更多企业抓住北交所高质量扩容重大机遇。
思明区政府党组成员连友仁表示,希望北交所继续深化与厦门、与思明的合作,在培训辅导、推动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企业家要抢抓北交所“高质量建设”机遇,在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和改制上市的过程中奋勇当先,力争“早股改、早申报、早上市”。
厦门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连任分享了《厦门市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若干措施》及其相关创新服务举措。他以“数量多、后劲足、势头好”概述厦门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并介绍厦门市金融监管局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及后备企业服务水平的各项工作。
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北交所本次改革通过关键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企业上市路径。企业将紧抓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窗口期,推进上市工作,借力资本市场实现更好发展。(完)